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教工党员志愿服务江宁区横溪街道许呈村抗疫的暖心故事(一)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供稿时间:2021-08-12 11:40

编者按:在这次志愿服务江宁许呈村抗疫工作中,我校教工党员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和校党委号召,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践行“四重四亮”,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校党委一声令下,各级党组织立即响应,教工党员马上行动,主动请缨,踊跃报名,积极下沉许呈村抗疫一线,全心全意为村民抗疫做好事,赢得各方好评。经校党委组织部面向全体教工党员征集志愿服务中的暖心故事,现系列编发,以飨读者。

周瑞红:“疫”无反顾去一线,巾帼花开别样红

周瑞红是首批赴许呈村支援抗疫的党员志愿者中的一员。当天,正好碰上入村入户核酸采样任务,社区医护人员紧缺,“采集工作很危险,我有专业基础,让我去。”任务分配现场,周瑞红主动请缨。

她和赵宁一起,跟随由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警务人员组成的小分队深入到中风险村小呈村。他们在高温天穿着防护服行走在没有任何树荫遮挡的街道上,汗水早已浸湿了衣衫。虽然穿着防护服行走犹如双腿灌铅,但只要想到在家中忐忑等候的村民,他们便丝毫不敢放缓脚下的步伐。从9点半到12点,小分队的足迹遍布整个村子,居家隔离的115位村民全部接受了一对一的上门采样。采样结束回到社区,来不及休整的周瑞红又投入到村民基本信息排查录入工作中。

返校途中,周瑞红分享了一个自己备受感动的细节。上门采样时,村民看着他们大汗淋漓,纷纷拿出家里的水和水果让他们解渴,在了解到穿脱防护服不便时,所有村民都自觉配合采样工作,嘴上还忙不迭地道谢。周瑞红说:“在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一切为了人民的意义,深刻领悟到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也更加坚定了我跟党走,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

张德根:用步数丈量心境,用汗水换来真情

学校赴许呈村志愿服务第七组组长张德根同志,有着25年的军龄和36年的党龄,在支援许呈村的志愿服务中,他冲锋在前,模范带头,树起了党员的先锋形象。

“我没有后顾之忧,许呈村的志愿服务行动我要参加。”来许呈村之前,张德根同志已经在学校连续值了五天班,大家想让他休息两天换个人去,都被他婉言谢绝:“这个时候,这种任务,怎么能少了我?”

作为党员志愿者第七小组组长,他认真分析前几组工作的特点,针对疫情防控和第六次核酸检测工作要求,主动对接村党支部负责人,了解服务对象需求,提前做好工作分工和各项准备。他在集体乘车途中开展临战动员,要求全体同志把许呈村的志愿服务作为“两在两同”建新功中履行党员职责的最好行动,切实把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出来。

他这样要求大家,也这样以身作则。不到半天时间,他的行程记录就已经超过一万步,湿透的上衣挂满了汗渍。对讲机中哪里有情况,他马上就出现在那里;哪里缺人手,他马上就顶上去;核酸检测登记查验的队伍长了,他就抓紧提醒组织疏散。

“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就是要体现在抗疫行动上。他认为,患难见真情,危险看行动,这个时候党员干部多喊几句、多跑几步,老百姓就少了抱怨,多了理解。“你的步数越多,与老百姓的距离就越近;你衣服的汗渍越多,老百姓就越信任你。他们看到你衣服上的汗渍,听到你温情的提醒,就是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张德根说。

谢维奇:我是党员,就应首当其冲

“学校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我在学院党支部工作群里看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谢维奇是计算机学院的一名教师,8月2日清晨,作为学校20名首批志愿者中的一员,他跟随大部队来到许呈村。“天气非常炎热,看到村里工作人员晒黑的皮肤,听到他们嘶哑的声音,我觉得我们来对了。”

按照当地社区工作要求,志愿者们被分别安排值守在不同岗位。谢维奇被分配到村口卡点,主要工作是针对过往车辆和每一位进出人员进行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登记信息等,同时不忘提醒居民提高防护意识。

站卡口、量体温、核健康码……卡口值守工作看似简单重复,却容不得半点马虎。谢维奇所在的关卡人流车流量都很大,他不惧高温酷暑,认真做好卡点工作,面对外地牌照的车辆更是高度警惕,仔细询问查验。

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半,谢维奇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夏天蚊虫很多,一不留神就被咬十几个包。头顶着烈日,脚下的土地也发烫,每一辆车开过都带来一股热浪,谢维奇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值班期间他前后检查登记车辆100多辆,手臂早已经被毒辣的太阳晒得“泾渭分明”。

“酷日炎炎,医护人员比我们更辛苦更危险。”谢维奇说,“作为党员,在紧要关头必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冲锋在前,我坚信疫情防控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徐雷:信心,给紧张以安宁

8月3日清晨,因为疫情,往日家楼下车流不息的天元路显得有些冷清,再次打开微信群消息,反复读了2遍通知,坚定地设置好6:00的闹铃,出征!出征!。

在许呈村,徐雷被分配到搬运物资的岗位,120户的生活物资需要分发。“这是他们未来两周的部分生活物资,昨天已经送了一批了,快,我们抓紧分装!”负责人边从车上往下卸货,边迅速介绍基本情况,拆袋、取菜、清点、装袋,来不及去想这是第几家,他们要尽快将物资送给村民。徐雷挤上堆满物资的巡逻车上进村了。

“老乡,菜送来了!”

“好嘞,谢谢啊,谢谢啊!”

“注意不要随便串门啊,出门戴好口罩,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们。”

“好的,好的,谢谢你们啊!”

去过的每一户人家,见过的每一位村民,给徐雷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安宁的笑容和一声声的感谢了吧。没有网络上的紧张氛围,没有传闻中的烦躁苦闷,有的只有与往日无差的安宁,还有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3个小时,物资全部发放完毕,或许是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或是村民们笑容的感染,徐雷的心情也愉悦起来,直到脱下隔离服才发现全身都湿透了,双手也被汗水泡的有些发白,但他心里却满是为人民服务的自豪。

(组稿:陆振生 岳鸿伟 刘鹏)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邮编: 2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