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明发体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秉承“厚德兴业”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全力推进江苏一流、国内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入实施“南京化体系战略”和“网络化体系战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一)强化统筹协调,学校事业发展稳中快进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统筹事业发展全局,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高质量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重大突破。学校荣获2021年度省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应用指数在2019年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上位居新建本科高校第一名。
(二)突出思想引领,立德树人成效明显提升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明确年度立德树人重点任务,持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体两翼三支撑’思政课教学模式”获批2020年全省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组建17个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坊,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9个、示范课程164门,培育了一批高质量课程思政教研成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学生思政教育品牌,“金科青年思享汇”获评“江苏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案例”,大学生艺术团获评“南京市五星级群众文化艺术团”。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全省大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中连续五年优秀。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国旗仪式等典仪的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强化正面舆论引导,连续9年获得南京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三)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获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及培育点、4个省级重点专业类,软件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获批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网络化课程建设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学校获“2021年‘地方高校优课联盟’突出贡献单位”。21部教材入选省高校重点教材,2部教材获评省级本科优秀培育教材。获得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研究成果奖。在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省级特等奖2个、一等奖3个、基层教学组织奖1个、优秀组织奖1个。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93项,获得授权专利1012项,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达9076人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国家级众创空间“金科创客汇”成功孵化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生源质量逐年提高,2020年理科录取线超过江苏本一省控线。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考核A类高校,入选全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
(四)夯实学科基础,硕士培养体系初步形成
坚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和融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获批5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15个市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城乡规划学在“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验收中获评优秀。深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先后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导师遴选培养等制度。2017年学校被列为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会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核查,正式启动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
(五)加强外引内培,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加大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现有教授156人,博士学位教师55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12人。63人次入选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新增2个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聘请5名院士担任荣誉教授,获批4名省产业教授。26人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1年度教师教学发展指数(TOP100)中,我校位居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27名、江苏第3名。
(六)注重应用研发,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省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加到73个,获批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166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49项、省社科重大应用研究课题1项、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1项。121名教师入选省科技副总,获批51项省产学研项目。学校科技活动经费累计达5.5亿元。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项,其中,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新闻出版政府奖1项。获授权专利1822件(其中发明专利478项)、软件著作权780件,知识产权成果转让318项,转让收益近500万元。在2021年全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中排名第80位,两次获评省“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技术转移中心连续五年获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称号,两次获得省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七)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全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省交通控股集团、省广电集团、市公建中心等一批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共建。全力推动校际合作,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签约合作,与闽江学院缔结为姊妹学校。持续推进与境外高校和机构合作,与12所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现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新增11个境外高校硕士研究生保荐项目,入选“十三五”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3个、“十四五”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1个、省高校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个,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广泛集聚校友资源力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助建、校友企业招聘等工作,助力学校发展。
(八)深度融入南京,服务地方能力持续增强
围绕南京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学科专业,紧盯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8项智库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批示,1篇调研报告入选《南京市创新发展蓝皮书(2021-2022)》,南京市数字经济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我校。与南京市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工业与信息产业局等部门签订多项合作协议,深入江宁、秦淮、高淳等区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秦淮区政府合作共建“明发体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担任南京市农业科技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单位,获批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4个。我校承办的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开展各类讲座和技术培训516场次,培训农民4.78万人次,学校获评省2019年度社会教育先进集体。毕业生在宁就业比例逐年提高,2021年学校被南京市授予大学生留宁就业工作“引凤奖”。选派中层干部赴高淳区驼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九)完善内部管理,条件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不断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民主监督,落实校务公开,2022年获得南京市科教卫体系统“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再验收优秀单位”。成立学校事业发展督察办公室,组织督察专员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开展督察。加强校园安全生产管理,荣获“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称号,两次荣获市“单位保卫组织集体三等功”。完成白下校区改造、江宁校区07幢学生宿舍楼建设、江宁校区水环境改造和校园景观提升工程。建成“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科学与艺术创意中心,启动江宁校区文科楼项目建设。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学校通过2019年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认定。实验室建设、财务审计、资产管理、招投标、图书档案、后勤保障等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学报两刊被评为“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特色期刊”。
(十)全面从严治党,党建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标准党支部达标率100%,全面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获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和最佳党日活动奖7项。大力实施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工作,发展党员2027名,转正预备党员2072名。坚持选人用人标准,严格选拔任用程序,完成两轮全校中层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充分发挥,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上级党组织表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1人获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受到省委表彰。先后组织党员教工志愿者343人次赴溧水、江宁等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成立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市“三八红旗集体”、“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努力做好离退休老同志服务及关工委工作,校关工委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纪委专责监督作用,紧盯“三重一大”事项,紧盯关键少数、关键人员、关键岗位以及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廉政教育和检查督查。积极做好市委巡察整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整改任务。2019年以来,开展5轮校内巡察,实现了本届党委任期内对所属二级党组织巡察工作的全覆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奋力拼搏,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年来,该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积极应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中,育先机开新局,抓机遇促发展,强攻坚破难题。特别是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用科学务实的行动、无私奉献的坚守、顽强拼搏的韧劲,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守护师生员工生命健康,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
五年砥砺前行,厚德兴业是奋发的强大动力。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攻坚克难,踔厉奋发,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五年步履铿锵,高质量发展是奋进的激昂旋律。学校始终坚持对标“两升”目标,对照省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务求实效,事业高质量发展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一面旗帜”。
五年跨越赶超,成功升硕是奋斗的不懈追求。在省市大力支持下,学校始终将提升办学层次作为最优先的努力方向,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紧扣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条件,整合全校资源,对标找差,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学校办学层次的重大突破。
守正创新,为实现新目标接续奋斗
学校表示,五年来的奋力拼搏取得了如下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学校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坚持依靠师生。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师生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气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从师生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把“两升”目标转化为师生共同信念和积极行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坚持改革创新。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坚决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敢于开拓,锐意进取,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内涵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特色发展,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持续提高。
——坚持开放办学。以开放求发展,以合作谋共赢,以共建增活力,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及部门、行业企业、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共建,汇聚发展资源,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校党委书记刘志远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市党委和政府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历届党委班子统筹谋划、接续奋斗的结果,更是全校党员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接下来,学校将认真分析研判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动员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实现新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明发体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
本文刊于2022年9月26日《南京日报》A07版,链接:
http://njrb.njdaily.cn/html/2022-09/26/content_57_58775.htm?div=1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